腳臭不是病,但臭起來真的要人命,可以讓人無地自容,想要立刻消失,偏偏這個問題卻是屢見不鮮,據調查,全台灣有400-500萬人有腳臭或香港腳的困擾。哇,每四人就有一人,真是多的嚇人了,這是因為亞熱帶高溫潮溼的氣候,剛好是細菌、黴菌的溫床。
腳臭的原因
一定數量的細菌(來自汗水、皮膚、鞋、襪、空氣)+皮屑、皮脂+合適的濕度、溫度,就會因為化學作用產生氨氣、硫氣,也就是大家聞到的鹹魚味(腳臭味)。
香港腳的形成
香港腳則是細菌叢破壞了足部的皮膚形成皮膚病變(脫皮、潰爛…)的統稱。可能是細菌主動攻擊健康皮膚,也可能是因皮膚受傷細菌乘虛而入所造成
無論腳臭或香港腳細菌是主兇
腳臭或香港腳的主因是細菌,尤其是黴菌(真菌),不僅結構完整難以殺死,生長的環境條件並不嚴苛、繁衍快速,都讓腳臭與香港腳如影隨形很難擺脫。
腳臭的影響
腳臭是外顯的症狀,只要脫下鞋子,氣味就會隨空氣飄散,很容易就被發現,所以會引起旁人的厭惡感、或異樣眼光,直接間接會影響居家、社交活動,嚴重則在人格上會讓人產生自卑、喪失自信,或者惡化成香港腳。
根據日本網站的調查,女性最討厭的男性體味就是腳臭,腳臭同樣也是男性最討厭女性體味的第三名。大家不可輕忽待之。
香港腳的影響
大部分香港腳內藏於足底或趾間,若屬於不會發臭、搔癢的型態,蹤然親密如家人若不特別留意也很難發現,因此而被忽視,疏於治療。而黴菌頑強抗藥性強,加上皮膚的生長週期至少21-28天,要殺死黴菌以及皮膚回復健康需要一段時間,大部分的患者無法持續半途而廢,於是很難治療以及容易復發變成香港腳的特色之一。
香港腳會迫害皮膚組織脫皮、潰爛,嚴重者外觀十分恐怖,甚至有機會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會傳染給同住的人、寵物,互相感染、復發,感染者苦不堪言(因香港腳的形態百變、不雅,故不刊登照片)
香港腳防範與處理
說實在的,腳臭沒藥醫。皮膚科醫師的處方中完全沒有可以用來治腳臭的藥物。醫師會告訴你,要保持足部乾淨、乾燥、使用棉質吸水性高的襪子等。如果遵從醫囑後可以解決,那就恭喜你了,但不如願者十之八九。
因為大環境以及足部的環境(穿鞋時間)無法控制,要達到細菌不叢生的環境並不容易。因此絕大部分的民眾就需要輔助物來協助。
市面上常用的防臭產品有防臭襪(不能稱為除臭襪,因為物理性質無法主動去除臭味)、鞋粉、鞋墊,主要功能是強調吸水性高可讓細菌的繁衍條件變差來抵制。但,台灣濕熱的環境以及長達十小時以上的穿鞋習慣,這類產品吸水性的持續度是不足以達到期望的結果。除此之外,這些產品各有其限制,例如
防臭襪
因要有吸水特性,材質的選擇性少,所製成的襪子樣式也明顯受限趾間的水份也無法有效吸收(所以才有五趾襪的上市,但穿著舒適度一定不好)。另外,經過幾次洗滌後,纖維組織被破壞,吸水性也隨之下降,無法達成防臭效果。
鞋粉
則因有顏色(白、淡黃…)會沾染襪子,讓襪子看起來不潔(故強調不穿襪專用)。除此之外,鞋粉的分佈不均,吸水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碰到連穿脫鞋都會臭的民眾,這些產品都不足以解決腳臭的問題。
至於香港腳,因屬於皮膚病的範疇,有許多的藥膏可以使用,最有名的是在台灣每年投入數千萬廣告的國際品牌療黴舒,劑型可分凝膠或噴霧,再則是國產的品牌藥膏或醫生使用的健保給付藥膏,不過因為細菌的自我進化提昇抗藥性,加上新藥品上市的申請過程繁複以及利潤有限,藥品的改良速度趕不上細菌的進化,大部分藥品類產品已經漸漸無法對付細菌,罹患香港腳的民眾已經快要束手無策了。
輔助品的選擇
常用的鞋粉、防臭襪以如前述,並不是最理想的腳臭防止用品,產品至少具備以下二種基本要素
1)抗菌/除菌:因為臭味以及香港腳都是細菌所引起,無法抗菌/除菌都不是健康的足部護理
2)防護:足部長時間接觸外物(與手同)並藏於密閉環境,若無法形成防護環境將無法確保長時間免於細菌侵襲
好消息
近日已有廠商以細菌的弱點開發出噴霧產品可以無差別對付各種病毒、細菌,不但用途廣泛、功能卓著,使用上也非常方便,加上不是藥品不會形成抗藥性,對付一般細菌以及黴菌效能卓著不僅可以防臭、除臭也可以防治香港腳並防止復發。大部分的患者每天早、晚各一次噴於換處約莫18-28天就可以復原(要使皮膚恢復健康需要先殺菌加上皮膚的成長週期需要21-28天),恢復健康原以後,只要維持正常清潔習慣,若感覺足部怪怪的再使用即可避免復發。產品也可以使用於防止腳臭甚至除臭,只要在穿鞋前噴於足部易發味道的部位(嚴重者)或噴於鞋內(輕微者),就可以讓你放心、安心一整天。重新過著自信、自在的團體生活。
「病菌掰」噴霧重新定義防腳臭產品